第1432章 埋伏-《蜀汉之庄稼汉》
第(2/3)页
邺城燃起的狼烟,足以让渡口守军有一天一夜的时间来进行破坏。
脸色不好,只不过是因为心里的那点侥幸未能如愿。
不过这里没有像邺城津那样被毁得那般彻底,未必不能利用起来。
最重要的是,对岸没有守军。
也就是说,只要在伪魏援军到达之前,搭起浮桥,自己就可以控制住冀州通往太行山的咽喉,进而威胁司马懿的后路。
一念至此,张苞不再犹豫,厉声喝道:
“取筏,搭桥!”
吼声甚至压过水声。
皮筏子,这个原本是流传在凉州的渡水工具,在经过冯某人的发掘之后,已经成为汉军的战略物资之一。
平时不用的时候,不会占用太多地方,重量也轻。
需要用的时候,只要充好气,再配上南乡牌麻绳,无论是来当成泅水的工具,还是用来搭建浮桥,都是极为方便。
比起就地伐木作筏,那是快了不止数倍。
所以成为行军必备之物,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而从凉州到并州,再到塞外,无数草场牧场,又为此提供了足够的基础。
有人拿出一个带着尖头的竹筒,再用一头套有胶体的木柄组合成打气筒。
在“扑哧扑哧”的打气声中,原本干瘪的皮囊在此起彼伏的打气声中迅速鼓胀。
季汉对魏吴两国的优势,不是靠那一样两样三四五六样新鲜东西的,而是有着完整系统性的运作体制的优势。
组织能力,生产能力,权利的分配,升迁制度,资源调配……等等等等,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。
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,已经有皮筏子被推入水中,十名水性极佳的汉兵已赤膊跃上。
“横索!”
岸上的人把麻绳与魏军没有来得及破坏的铁链绞成牵引索,扔到皮筏上。
随着皮筏向对岸不断靠近,第一道浮索已由敢死队拽过河流。
“快!把筏子都接好!”
光着膀子的士兵开始将羊皮筏用浸过桐油的麻绳串联。
魏兵在逃走前虽然破坏了桥面,但立在水里桥墩基本都被保留了下来,这给搭建浮桥省了不少事情。
只要把浮索绑到桥墩上,就能牢牢地进行固定。
而河中间还没有被破坏的桥面,则是被拆了下来,铺到皮筏上,又省了不少伐木的功夫。
看着浮桥不断地向着对岸延伸,站在岸边的张苞心底冒出一个念头:
自己那个妹夫,虽说是好色了点,人品不太行,巧言令色哄得三娘和四娘都同时委身下嫁一夫。
但怎么说呢,他那一身的本事,确实是世间少见……
当夕阳将水面染成赤金,最后一个绳扣被死死地绑在桩子上,浮桥宛如一条巨大的蟒蛇横跨两岸。
两岸的将士都发出欢呼声。
“试桥!”
先锋骑卒牵着战马,开始试渡。
为了以防万一,无论是人还是马,身上都绑着充了气的羊皮筏子。
战马的蹄铁还特意裹了麻布防滑。
第一匹战马踏上浮桥的瞬间,羊皮筏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。
十匹战马顺利到达对岸。
“渡水!”
日头已经滑到了山头上头不远的地方,又只有一条浮桥,天黑之前,大军不可能全部过河。
但张苞需要抓紧时间在南岸建起营寨,以防万一。
待夕阳触碰到山头,已有近三千人马渡到了对岸。
“去,派出一千人,去前方树林里伐木,再安排一千人运木,剩下一千人挖沟。”
虽然时间有些紧迫,但大不了天黑以后,赶工一下。
因为夜盲症对于汉军来说,不算什么大问题,
张苞刚刚安排完毕,只听得上游忽然传来闷雷的声音。
张苞有些疑惑正要循声看去,岂料座下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。
惊得张苞猛扯缰绳的瞬间,心里同时感到一阵不妙!
在很多时候,战马的敏锐性往往远超人类。
南岸不远处的密林和上下游的芦苇荡中,突然战鼓震天,旌旗四起,喊杀声四面而至。
“不好!有埋伏!”
张苞惊怒交加,然则他的暴喝声却是淹没在嘈杂中。
与此同时,魏军连弩手的身影在密林和芦苇荡中如鬼魅浮现。
“迎敌!举盾!”
第(2/3)页